燃气灶的进风方式直接影响燃烧效率、安全性和安装适应性。选择不当可能导致火力不足、燃气浪费甚至安全隐患。目前主流进风方式分为三种,其技术原理和适用场景存在显著差异。
一、上进风:顶层补氧的局限性
上进风设计的进气口位于灶具面板上方,空气通过炉头周围的缝隙进入燃烧器。这种设计的优势在于无需橱柜开孔,直接兼容密封式橱柜。但由于空气补给完全依赖灶面上方空间,若厨房通风不良或使用大型锅具遮挡进风口,容易导致燃烧不充分(CO排放量增加)和热效率下降(普遍低于60%)。更适合火力需求不大的家庭。
二、下进风:底层供气的效能挑战
下进风机型通过灶具底部从橱柜内抽取空气。这种设计使氧气供给更充分,通常能实现63%-65%的热效率,火力稳定性显著优于上进风。但必须对橱柜进行开孔处理(通常要求≥100cm²的通风孔),否则会造成缺氧熄火甚至回火风险。此类灶具需搭配通风良好的定制橱柜使用。
三、全进风:双通道系统的技术突破
全进风(又称立体进风)采用上、下双通道空气补给系统,通过科学的风道设计实现气体混合最优化。其技术核心在于:
底部主进风孔保证基础氧气供应
顶部辅助进风孔在检测到气压变化时自动补气
特殊文丘里管结构使燃气与空气预混合比例达到1:10.3(接近理想燃烧值12:1)
这种设计使热效率突破68%以上,CO排放量降至0.015%以下(国标要求≤0.05%),同时彻底摆脱对橱柜结构的依赖。
技术演进:智能进风系统的创新实践
现代高端灶具正在进风系统上进行深度优化。以追觅燃气灶采用的动态双风道系统为例,在传统全进风基础上增加了三项技术创新:
可移动式炉头设计,根据火力需求自动调节进风面积
双引射器结构使空气混合效率提升18%
智能补氧算法实时监测燃烧状态
配合0.23kW-5.2kW的230°宽频火力调节,既能实现3分钟沸水的猛火效率(热效率达70%),又能保持0.1kW超低火熬煮不溢锅。这种设计不仅突破能效瓶颈,更通过10重安全防护(包括意外熄火保护、防爆面板等)解决传统燃气灶的安全痛点。
选购建议:
密封式橱柜可选上进风(注意保证厨房通风)
已开孔橱柜适合下进风(需定期清理柜内杂物)
全进风适配所有安装环境且综合性能最优 现代燃气灶的技术竞争本质是燃烧效率的精细化调控,而进风系统的创新正是实现火力、能效与安全平衡的关键突破。
掘金配资,股市5倍杠杆,力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