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浪科技 ,作者:努力码稿的小浪,原文标题:《别乱叫 Air!联想 moto 内涵友商,「落后者」定义标准遭群嘲 | BUG》,题图来自:AI 生成
面对华为、苹果等友商的 Air 手机产品,联想 moto 官微近日火力全开。
联想 moto 先是提出了"小于 6mm 和 160g 才是真 Air "的标准,随后又称"有 AI 的 Air 才是真 Air ",这两番表态被认为是在内涵华为 Mate 70 Air 和苹果 iPhone Air,就连今年 4 月发布的红魔 10 Air 也无辜躺枪。
对于联想 moto 接连内涵友商,网友们也看不下去了,纷纷称其"不要命",联想官微则回复"不服就干",后又删除了该评论。
根据第三方机构公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联想-摩托罗拉以近 5% 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九位。距离其设定的全球前三目标还十分遥远;而在国内市场,联想-摩托罗拉更是常年位居 Others。
专家认为,联想 moto 提出的 Air 标准,本质是营销卡位。轻薄手机可能会受到部分消费者的青睐,但难以成为绝对主流,也不是走量的基本盘。

内涵苹果华为?遭网友群嘲
最近,苹果的 iPhone Air 带动了国内轻薄手机的热度,也吸引了多家国产手机厂商入局。
首先是联想。在近日的一场活动上,联想正式推出 moto X70 Air 超薄手机,主打" Air "系列轻薄设计。据悉,新机整机厚度为 5.99mm,重量控制在 159g,首发价 2399 元起。
其次是华为。在没有召开发布会的情况下,华为 Mate 系列全新成员 Mate 70 Air 低调发布,也是华为首款以" Air "命名的手机机型。新机搭载 7 英寸大屏幕,机身厚度为 6.6mm,重量为 208g,售价 4199 元起。
而近日,联想 moto 官微就" Air "手机的连续发声引发关注和争议。
其先是发文称,Air,别乱叫。答应我,别再让" Air "这个名字,承受它不该承受的重量,真轻薄才是真本事。而在配图的海报中,联想 moto 写道,"不是所有的 Air 都是真 Air。<6mm,<160g 才是真 Air。"
联想 moto 提出的这一真 Air 标准,被网友解读为指向华为 Mate 70 Air。在评论区,面对不少网友的调侃,联想 moto 回应称"借一句名言: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不过《BUG》栏目发现,或许争议较大,联想 moto 目前已经删除了这一评论。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按照联想 moto 提出的<6mm 和<160g 的标准,苹果的 iPhone Air 也不达标。数据显示,iPhone Air 的厚度为 5.6mm、重量为 165g;另外,还有一些品牌和产品"躺枪",比如早在今年 4 月,中兴通讯旗下的电竞手机品牌红魔就推出了红魔 10 Air,机身厚度为 7.85mm,重量为 205g,同样不符合联想 moto 给出的 Air 标准。
争议之下,联想 moto 近日再次在微博上发声称,"有 AI 的 Air,才是真 Air。答应我,别只关心身材的轻薄,而忽略了灵魂的重量。"这次表态则被网友解读为指向了苹果的 iPhone Air。
早在 2024 年 6 月,苹果公布了 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将为 iPhone 手机等设备引入一系列 AI 功能。当年 10 月,苹果曾发布消息称,Apple Intelligence 将于 2025 年 4 月支持中文等语言。不过这一计划不断延期,苹果公司 CEO 库克日前在上海举行的一场对话中透露,苹果公司正在努力推动 Apple Intelligence 进入中国市场。
面对联想 moto 内涵华为和苹果等友商,网友们也是看不下去了,纷纷吐槽称,"三星在国内的市场份额都比你多,劝你老老实实把产品做好"。
专家:Air 难以走量,依然是小众市场
眺远咨询董事长兼 CEO 高承远向《BUG》栏目表示,联想把" Air "钉死在 6mm+160g 这条线上,本质是营销卡位。眼下轻薄不是伪需求,而是被续航和影像拖了后腿。轻薄手机未来两年大概率是旗舰副线,而不是走量基本盘。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也向《BUG》栏目分析称,联想 moto 提出的 Air 手机标准强调小于 6 毫米厚度和 160 克重量,这一标准确实对轻薄手机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有助于推动行业在便携性和用户体验上的进步。不过手机设计需要兼顾性能、续航和散热等多方面因素,单纯追求轻薄可能无法满足所有用户需求。
他认为,轻薄手机在未来可能会受到部分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那些注重便携和手感的用户。但从整体市场来看,手机发展趋势更偏向综合体验的平衡,包括屏幕、电池、摄像头等组件的协同优化,因此轻薄设计可能成为重要分支,但难以成为绝对主流。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有外媒报道称,因 iPhone Air 市场销售表现欠佳,苹果公司决定将下一代 iPhone Air 的发布计划无限期延后;与此同时,不少国产厂商也对轻薄手机的路线持观望状态。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近日在微博发文表示,Air 手机,从产品设计角度看,是非常大胆的创新尝试,是值得肯定的。但极致的薄,的确会带来用户体验的牺牲,包括续航,散热,性能,相机等。从实际的销售情况来看,的确是非常小众。更重要的还要看过段时间后,用户持续使用的比例。
国内存在感不强,重回主流困难重重
自 2014 年被联想收购后,摩托罗拉在国内市场的存在感一直不强。
多年间,联想先后推出了乐 Phone、ZUK、拯救者等多个手机品牌,但均以失败告终,如今仅剩摩托罗拉一根独苗。在 2024 年的联想财报会上,联想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称,会加大对智能手机业务的投入,目标是在 3 年内回到主流手机厂商的行列。不过,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移动业务集团兼摩托罗拉总裁塞尔吉奥 · 布尼亚克随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在 3 年内将摩托罗拉打造成为全球前三智能手机品牌,但中国市场除外。
根据第三方机构公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联想-摩托罗拉以近 5% 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九位。目前来看,距离全球前三的目标还十分遥远;而在国内市场,联想-摩托罗拉更是常年位居 Others。
梁振鹏认为,联想 moto 手机在国内存在感较弱,主要原因包括市场竞争激烈,国产品牌如华为、小米、OPPO、vivo 等在技术、渠道和营销上占据优势;摩托罗拉品牌在用户认知上逐渐淡化,产品创新和本地化不足;以及联想在手机业务上的战略调整和资源投入相对有限。
他指出,轻薄手机本身难以拯救摩托罗拉,因为品牌复兴需要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这包括打造有辨识度的产品特色、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优化渠道布局,以及开展有效的市场营销。轻薄设计可以作为差异化卖点之一,但必须结合高性能、长续航、优质影像等用户关心的特性,才能重新赢得市场认可。
眺远咨询董事长兼 CEO 高承远也认为,摩托罗拉在国内声量弱,核心是渠道、品牌、节奏三连缺:线下网点所剩无几,线上声量被头部厂商广告淹没;品牌故事仍停留在" Hello Moto "情怀,缺乏影像、快充、生态等显性标签;产品节奏慢半拍,芯片平台、系统功能常晚于竞品三个月,热度自然消散。
他强调,轻薄能制造话题,却救不了基本盘,只有把渠道下沉到千元档、把系统更新承诺摆到台面上,再用折叠刀锋系列打造品牌高度,才可能抢到细分人群,否则仍难逃" Others "名单。

《BUG》栏目在黑猫投诉上看到,摩托罗拉手机的累计投诉量为 310 件。投诉主要集中在手机产品质量不佳、售后服务跟不上等问题。一位用户投诉称,他在 6 月购买了摩托罗拉折叠屏手机,不到 30 天时间出现屏幕漏液问题,联系了摩托罗拉客服让自己维修。在 7 月维修好之后,不到 15 天的时间屏幕又出现漏液问题。"这手机在短短 2 个月不到的时间频繁出现问题。"他吐槽称。
由此来看,摩托罗拉要想在中国市场重回主流,仍有很多课要补。
掘金配资,股市5倍杠杆,力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