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样下去,巴勒斯坦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国家根基岌岌可危,这不仅是巴民众的悲剧,更演变为全球性人道主义灾难。
回溯历史,1947年联合国分区决议为巴以两国建国奠定框架,但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不断通过军事与政治手段侵占巴勒斯坦土地。1967年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夺取西岸、加沙、戈兰高地等区域,此后大规模兴建定居点。截至2025年,西岸以色列定居者超50万,这些定居点割裂巴勒斯坦交通与经济,让巴民众在故土举步维艰。
加沙地带的处境尤为惨烈。这片仅365平方公里的区域,拥挤着210多万巴勒斯坦人。自2007年哈马斯控制加沙后,以色列实施严厉封锁,物资流通困难。2023年10月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后,以方疯狂反击,加沙沦为废墟。据2025年8月联合国报告,加沙死亡人数超6万,受伤逾10万,多数是妇女儿童。医疗系统全面崩溃,医院缺医少药、电力中断,手术常需在烛光下进行;饥荒肆虐,几乎所有居民面临粮食危机,上百名儿童因营养不良夭折。
以色列的扩张野心愈发明显。2025年8月,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办公室证实,安全内阁批准接管加沙城北部计划,公然践踏巴勒斯坦主权;其提出的“Gideon战车”计划,名义上在加沙南部建人道主义区,实则为长期占领。在约旦河西岸,以方加速扩建定居点,2025年上半年已有909名巴民众死于暴力冲突,含191名儿童,联合国曾于2025年4月警告,以方在西岸的行动或构成战争罪。
巴勒斯坦内部分裂进一步削弱抵抗力量。哈马斯与法塔赫长期对立,难以形成统一领导。哈马斯坚持“不建独立国不解除武装”,导致与以色列谈判陷入僵局;2025年1月双方达成的加沙停火协议很快破裂,且哈马斯对加沙的管理问题引发混乱,与西岸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形成反差,加剧内部裂痕。
国际社会的应对却显乏力。联合国大会多次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停火,均遭无视;2025年5月国际刑事法院对以领导人发出战争罪逮捕令,也被以方否认。美国长期偏袒以色列,助长其强硬态度;尽管部分欧洲国家及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但在美国和以色列反对下,“两国方案”遥遥无期。
若国际社会不采取强力措施制止以色列侵略、推进和平进程,巴勒斯坦恐从地图上消失。这不仅是对巴民众基本权利的侵犯,更将给中东乃至全球和平稳定带来深远负面影响。唯有秉持公平公正,凝聚国际合力,才能助巴勒斯坦民众早日实现建国梦想,让和平重返这片苦难土地。
掘金配资,股市5倍杠杆,力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